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

毛卫宁谈长剧困境与导演话语权,称短剧难取代沉浸式长剧

  #爆款剧导演谈长剧还有救吗##爆款剧导演谈倍速跳看功能# 爆款剧导演犀利回答上线,毛卫宁导演部分请看↓

#爆款剧导演谈长剧还有救吗##爆款剧导演谈倍速跳看功能# 爆款剧导演犀利回答上线,毛卫宁导演部分请看↓

娱理:您认为短剧会取代长剧吗?

毛卫宁:短剧相当于马路上遇见个人,打个招呼走了,是碎片化的。长剧是请个人来家里做客,要花时间陪TA,观众心理准备不一样。

短剧为什么不会取代长剧,因为它做不到沉浸式陪伴。

只不过现在长剧想进入观众的家,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吸引力,所以短剧取代的不是长剧,是不好的长剧。

娱理:您认为“长剧短剧化”,是长剧自救的出路吗?

毛卫宁:我们的长剧的确太长了。我看过比较多的美剧和英剧,他们的集数就足够讲好一个故事。季的概念对故事的发展非常好,观众喜欢我们就讲下去,不喜欢就换个故事。

娱理:您能接受观众二倍速、三倍速看您的剧吗?

毛卫宁:我不会倍速看剧。但我也理解很多作品不值得花大把时间看,观众倍速是因为不好看,但又想了解主人公怎么样了。但凡是好的作品,观众想沉浸式交流的,都不会倍速。

娱理:如何看待长视频平台新推出的“跳看”功能?

毛卫宁:如果没这个功能,长剧拍得不好,观众也能自己拉进度条,甚至不看了,不怪这个功能。这恰恰会鞭策我们做得更好,让观众尽量不用这个功能。如果做得不好,用这个功能节约时间,也是件好事。

娱理:您如何看待,很多导演现在没有权力定男女一号?

毛卫宁:这是个普遍现象,包括像我这样资深的导演,也不比年轻导演多多少话语权。但我能理解,平台就像饭店老板,我就是个厨师,让你炒什么就炒什么。如果你只能拍认可的演员,那就不是一个技艺到家的好厨师。

所谓的流量演员,是指观众们喜欢的某一类型的演员,大家都要看TA,品牌也要用TA,因此要去拍TA。一旦平台推荐了流量来演,目的就是要定向吸引一批观众。

如果导演觉得这不能代表你的表达,可以不接,自己做戏,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

严格来说,没有流量演员这一说。演员是通过角色让观众熟悉,有一批人你不知道TA演过什么,但名气很大,这才叫流量。“扛剧”也是个伪概念。只能说某些演员坐那啥都不干,都有一部分死忠粉看,这跟看熊猫基地的直播是一样的。

娱理:演员演技不过关,导演要背锅吗?

毛卫宁:导演可不仅仅是靠演员,一个成熟的导演要用很多方式讲故事,比如最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演员不用演,导演切三次镜头,就能让观众觉得演得好。

比如演员坐着,马上切外面房子着火了;再切演员坐着,外面很多人搬东西;最后切演员坐着,屋子房顶已经塌了。观众一看,这个人看破红尘,视死如归,演员没演,但蒙太奇帮助了表演。如果就靠演员自己演,像摆照片一样嵌入进去,那要导演干什么?

娱理:您如何看待很多高口碑作品,播放量却不高?

毛卫宁:播放量并不能代表喜爱,比如观众看了并不喜欢,也没法通过播放量体现。所以有高口碑,就不必在乎播放量了。

娱理:您如何看待因演员档期、IP版权等问题,剧本没打磨好就要开机?

毛卫宁: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工作程序。当然,也有一边创作一边拍摄的戏获得了成功,这个一般要有好的原著,或者导演有明确的创作设想。

娱理:未来还有哪些待播作品和创作计划?

毛卫宁:除了待播的《我们的河山》,还有一部表现上海80年代生活,根据著名作家的小说改编的项目,一部两年前就在做的扫黑题材,以及一部类似《麓山之歌》的重工业题材。几个项目同时在做,哪个成熟了,就先拍哪一个。

毛卫宁谈长剧困境与导演话语权,称短剧难取代沉浸式长剧

毛卫宁谈长剧困境与导演话语权,称短剧难取代沉浸式长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mcgh.com/1788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