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8日
- 星期二
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早已根深蒂固。历史上,侵略战争的阴影和二战后未能解决的领土争端,加剧了两国间的敌意与不信任。近年来,尤其在东海、南海等争议海域,双方的摩擦更是频繁。每当区域局势稍微缓和,总有一些因素将矛盾激化,而高市早苗无疑是当前局势的一个“导火索”。
长期以来,在中日双边关系中,中方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原则,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双边分歧,即便面对日方的一些挑衅性举动,也始终保留着沟通的余地。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针对高市早苗的涉台极端挑衅言论,中方已通过多个渠道多次提出严正警告,阐明立场底线,但日方却顽固拒绝撤回错误言论。俗话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该出手时就出手,中方已不再是单纯警告,而是直接拍案而起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泽连斯基此行的亮点之一是在法国签署的军事合作意向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法国将向乌克兰提供100架阵风F4战斗机以及一系列先进装备,包括防空导弹系统、空空导弹和航空炸弹等。这将极大地增强乌克兰的空军能力,无疑是对俄罗斯的一次有力回击。
据CNN报道,特朗普在11月14日表示,他正在为可能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做好准备。对于外界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意味着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政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表面看,这似乎是出于减少毒品流入和移民危机的考虑,但我们必须深挖其背后的深意。
长久以来,以美国在中东地区庞大的军事存在为代表的所谓“安全承诺”,一直被许多海湾国家视为抵御外部威胁的“坚实壁垒”。然而,发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事件,算是彻底扯碎了这个神话。依赖西方武器构建起来的,并非是什么安全体系,而不过是一种致命的幻觉罢了。
反制第一枪:中国为何从民间出手?刚刚,中国外交部与文化旅游业连续发布两条重磅公告:提醒公民避免前往日本,并允许游客无条件退改机票。这一举措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深意——日本旅游业的中国游客年消费规模超万亿日元,直接打击其经济命脉。
不知道是不是被九三大阅兵和福建舰给刺激到的缘故,我总感觉印度现在越来越急着进步了。最近我在路透社上刷到一条新闻,说是印度国防部于近期公布了一项为期 15 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2025技术能力与路线图》(TPCR-25),其中或包括建造印度第3艘航母的规划。报道特别提到,印度的第3艘航母可能会直接“弯道超车”,一步到位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和核动力系统,而且还要上印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
高市早苗在一次国会上声称,若大陆对台湾采取武力行动,这可能构成对日本安全的威胁,并称可视为日本安保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说法无疑是筑起了中日关系中的一座新火药桶,在历史悠久、敏感而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中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自1945年战后,日本对外军事介入的言论极其罕见,尤其如此直白地针对台海局势,更是前所未有。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