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3日
- 星期日
最先露出破绽的是乌克兰的内部溃烂。乌克兰反腐败机构11月初的突袭行动,把泽连斯基的亲密盟友明季奇推到了聚光灯下。搜查现场照片里,成捆的外币现金堆在墙角,一个纯金打造的马桶更是刺痛了乌克兰民众的眼睛——要知道此刻还有无数乌国人在寒冬里缺电少暖。这个与泽连斯基同为电视公司合伙人的商人,被曝掌控着覆盖能源、国防的腐败网络,涉案金额高达1亿美元,连司法部长、能源部长都成了他的“门徒”。更耐人寻味的是,被监禁的乌寡头科洛莫伊斯基当庭直言,明季奇不过是“经典的替罪羊”,真正的幕后势力想让他“永远消失”。
在11月20日的交换中,乌克兰移交给俄罗斯的仅为30具俄军遗体,而俄罗斯则提供了高达1000具乌军遗体。这一惊人的比例几乎相当于一个人换一个排,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向外界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失衡感。
停火方案的内容令许多人感到震惊。乌克兰不仅要向俄罗斯割地,还需承认对方已控制的领土。这一切对乌克兰而言,无异于“投降”,让这个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国家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困惑。显然,美国试图通过此举,将乌克兰置于一个更加不利的局面,以此来平衡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借此为中期选举前搞定这一地缘政治的“烂摊子”。
考德尔的表态像份混合着焦虑与不甘的“成绩单”,字里行间都在说中国海军的好,又忍不住给自己找补。他承认中国正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却嘴硬称中国在航母、两栖攻击舰数量上“仍处劣势”;他对着四川舰感叹“战力十分强大”,转头就呼吁日韩和美国联手重振造船业。最耐人寻味的是他那句“我们正密切关注,并追踪其后续行动”,等于公开承认美军在秘密盯梢四川舰——这份“重视”,恰恰是中国海军实力最直接的注脚。
外界对美俄会谈的关注不仅仅在于双方代表在三天内的闭门对话,更在于这份和平计划的背后逻辑。虽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迅速否认了和平协议的信息,似乎是在试图降低外界的期待值,但这种“说了又不认”的行为在外交场合并不少见。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为了试探舆论反应而采取的策略。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