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6日
- 星期三
我们不得不提到俄罗斯在此事中的角色。自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愈演愈烈,特别是俄乌冲突后,俄方在国际事务中的举动备受关注。据乌克兰的相关报道,俄军的一支特遣部队已成功抵达委内瑞拉。这不仅是一支普通的军事援助队伍,其中的指挥官,马卡列维奇上将更是曾参与过多场重大战役,经验丰富。这样的军事介入,无疑给美国的策略添加了不小的变数。毕竟,若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军事打击,势必会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这对于特朗普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在2025年11月,特朗普的28点和平框架经过乌克兰的协商缩减至19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做了确认,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达成了一致。相反,这更像是一场空前的外交游戏,主导者仍然是美国,而非地区内的直接参与者。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最终达成协议的过程“非常困难”,暗含着对谈判背景的不满。在冲突尚未得到实质安排的情况下,基辅却随即遭遇了俄罗斯猛烈的空袭,和平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截至11月21日,“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仍在坠机海域附近打转,美军派出的专业打捞船虽然号称能吊起300吨重物,对付33吨的战斗机和11吨的直升机绰绰有余,但半个多月过去,打捞进展始终语焉不详,美军既没说啥时候能捞上来,也没打包票一定能成功。更有意思的是,美军对坠机精确位置和打捞具体坐标守口如瓶,生怕外界知道半点消息,这份谨慎背后,藏着对中国的深深忌惮。
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过,外交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在特朗普的“28条”中,这一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方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克里米亚的主权,并放弃加入北约的野心。这些条款看似为俄方保留了面子,却也可能令乌克兰面临“丧权辱国”的窘境。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对此显然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些条件几乎是俄罗斯所要求的“最终通牒”,不仅无法真正展开和平谈判,反而加重了冲突的程度。
更让人警惕的是,日本的动作可不止停留在嘴上。根据彭博社和日本富士新闻网的报道,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11月23日视察琉球群岛基地时,明确表示要如期在与那国岛部署03式中程防空导弹。这座岛屿距离中国台湾仅110公里,导弹射程能覆盖整个台岛,而且早在2015年日本就已经往这里派了自卫队,现在又加码部署武器,明摆着是在为干涉台海做军事准备。不光是与那国岛,石垣岛、宫古岛早就部署了反舰导弹和空中监测系统,甚至还在这些地方新建地下避难设施,把地下停车场改造成紧急避难场所,截至2024年8月日本已经指定了58000个临时避难场所,理论上能装下140%的日本人口,这种大规模的战备动作,哪里像是“防御”,分明是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一边是谈判桌上的“进展显著”,一边是战场上的城池丢失,这场看似矛盾的戏码,其实恰恰揭开了俄乌冲突当下最真实的底色——欧洲想拦着局势失控,可手里根本没多少筹码;俄军一路推进中终于摸清泽连斯基硬撑不投降的门道;而俄罗斯反手就给了北约一记毫不客气的耳光,让西方所谓的“制裁威慑”成了笑话。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