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近日,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通,成为今年开通的首条高铁线路。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近日,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通,成为今年开通的首条高铁线路。

  “十四五”收官之年,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冲刺期。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投资1312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0.9个百分点,规模连续四年在一季度突破历史纪录。

  外界广泛预计,在去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创新高、规模超过8500亿元之后,2025年全国铁路投资有望继续增长。

  宏观数据背后,一批“十四五”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

  城市进化论梳理发现,至少14条高铁项目有望在年内通车,合计里程近3000公里。其中,辽宁、贵州有望凭借沈白高铁、盘兴高铁完成“市市通高铁”目标,成为全国第11个、12个晋级省份。除此之外,在这股高铁冲刺热潮背后,还有哪些新趋势?

  冲刺

  5月13日,西康高铁全线最后一个隧道——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这是陕西“米”字形高铁“一竖”的南段,而其北段正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西延高铁,也在一个月前启动全线铺轨。

  这条从西安延伸至延安的高铁线路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将力争年内开通运营,两地间的运行时间也将从目前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左右。

  同处西部的渝厦高铁重庆段进度更快,有望在6月底开通,把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通勤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这是全国高铁建设冲刺“十四五”收官目标的缩影。

  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渝厦高铁重庆段、沈白高铁、沿江高铁武宜段、西延高铁、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广湛高铁、合新高铁安徽段、襄荆高铁、南凭高铁崇凭段、盘兴高铁、杭衢高铁、金建铁路、宜兴高铁及温玉铁路等至少14条高铁线路更新项目动态,正在全力冲刺2025年建成通车目标,掀起一场高铁建设冲刺热潮。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今年有望开通的高铁线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片来源:城市进化论

  “这是为了完成‘十四五’规划高铁建设任务的收官冲刺,也是为宏观经济年度指标稳增长的需求冲刺。”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城市进化论分析,根据“十四五”相关规划,202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目标为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5万公里。2024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是4.8万公里,需要集中推进剩余项目。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与此同时,他认为,各地通过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图也很显著,铁路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固投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铁路完成投资1312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0.9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0年至2024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分别达到4933、 4208、4100、3637和3113公里,其中高铁分别投产2521、2168、2082、2776和2457公里。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而今年,前述14条拟年内开通的高铁项目,总里程已达到近3000公里,意味着今年新投产的高铁里程大概率将在去年基础上大幅增长。

  这些线路中,除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南凭高铁崇凭段、盘兴高铁、金建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外,其余10条高铁均是时速350公里高铁,占比达七成。

  突破

  “区域协调与网络补盲并重。”在宋向清眼中,这是本轮高铁冲刺潮的重要趋势,尤其是沿江高铁武宜段等项目,将强化长江经济带“轴带牵引”功能,最终形成“东中西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4月3日,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静态验收工作正式启动,进入通车倒计时阶段。这条全长3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串联起武汉、荆门和宜昌,将使得武汉至宜昌的时空距离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这也是沿江高铁首个即将建成开通的项目,“联网”效应明显。

  湖北另外一条高铁也在全力冲刺。4月17日,襄荆高铁完成全线铺轨,有望年内通车。湖北汉十铁路公司襄荆指挥部副指挥长禹建文此前表示,今年随着襄荆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相继建成,标志着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离“画圆”更近了。

  “金三角”高铁大环线,即武汉-汉十高铁-襄阳-襄荆高铁、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宜昌-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汉,将形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闭环,汉襄宜城市间均可实现1小时直达。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这正是高铁线路加快成网的缩影。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城市进化论分析,现在铁路建设主干线已经逐步完善,更倾向于补短板、填空白,今年开通的很多铁路都是连线、联网的作用。

  比如,宜兴高铁(宜昌至兴山)就是郑渝高铁的联络线,将串联沿江高铁武宜段和郑渝高铁,武汉至重庆的最短运行时间也将由此缩短至4小时左右。

  从更大范围来看,贵州和辽宁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宋向清指出,辽宁、贵州将通过沈白高铁、盘兴高铁实现“市市通高铁”,填补西部和东北路网空白。

  5月4日,沈白高铁全线铺轨施工完成,预计将在9月底建成通车。这一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干线,从沈阳北站引出,经抚顺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7个地市(州),终至长白山站。待项目建成通车,北京至长白山最短列车运行时间将压缩至4小时,沈阳至长白山将压缩至1.5小时,带动长白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更为重要的是,沈白高铁将一举结束抚顺不通高铁的历史,使得辽宁成为今年第一个实现 “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此外,今年1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指出,2025年贵州将建成盘兴、瓮马铁路南段,实现“市市通高铁”,全省的高铁通车里程也将随之突破1900公里。

  目前,“市市通高铁”省份包括福建、安徽、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及江苏,而辽宁和贵州将成为第11、12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在宋向清看来,“市市通高铁”将推动要素流动加速,缩短时空距离,促进人才、资本、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激活文旅、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同时,推动区域枢纽强化,省会城市枢纽地位提升,虹吸高端要素同时辐射周边,优化省内经济格局。

  带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同比增长5.3%。从规模上看,相较一季度增长635亿元,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

  “铁路建设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不仅可以形成直接投资拉动,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链激活,带动上下游产业升级,更好地为区域经济赋能。”在宋向清看来,今年一季度铁路投资直接带动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乘数效应显著(1:3.5关联产业产值),盾构机制造、智能监测等高端装备产业随项目推进获订单增长。

高铁冲刺,谁在“狂飙”?

  高铁建设等也成为各地撬动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广东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狠抓公路、铁路、水运、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5年至2027年全省综合交通全口径(含铁路、机场)计划完成投资约9000亿元。

  其中,备受关注的湛海高铁、广河高铁、虎门大桥改扩建、深珠通道等项目均被重点提及。

  不只是广东,2025年,浙江、山东、江苏、河南等经济大省也积极部署,全年综合交通投资预计分别达到3500亿元、2500亿元、2300亿元、1000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来看,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投资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

  比如,一季度陕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其中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7.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8%;辽宁全省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4.9%,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等。

  国铁集团最新透露,下一步将开展强网强链行动,科学有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切实提高投资效益,提升现代化铁路网整体效能,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确保如期完成铁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胡刚看来,对于省域而言,高铁的开通对当地市、县的拉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它是一个基础性工程,投资巨大、发挥的作用也是长远的、基础性的。

  不过,他也指出,过去的高铁建设存在一些车站偏远、客流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发展的思路去逐步解决。比如,从拉动消费的角度而言,未来可以考虑闲置的高铁车厢来运送网购包裹,以此来增加铁路发展的效益。

责任编辑:于啸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mcgh.com/1880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