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浪仓石基金研究院
近期,财通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沈健出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任职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这是继今年5月刘江被任命同一职务后,财通基金高管团队在两个月内迎来的第二位重量级成员。
沈健的晋升并非空降。他于2018年5月加入财通基金,此前已在多家公募机构担任核心管理职务,拥有横跨证券、基金行业的深厚背景。此次任命正值财通基金规模大幅波动的关键时期,这位金融老兵肩上的担子或并不轻松。
市场老将沈健的进阶之路:七年沉淀终获重任
翻开沈健的职业履历,几乎是一部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简史。这位莫斯科国立经济统计信息大学金融管理专业硕士的从业轨迹,覆盖了从传统金融到现代资管的完整链条。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市金属材料总公司沪中公司财务岗位,随后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市场前线磨练——担任成都市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市场部经理、中山证券上海业务部投资部经理。真正进入基金行业后,沈健展现出卓越的渠道管理才能。他在嘉实基金担任渠道部高级经理,在海富通基金晋升至渠道部渠道总监兼华东区总经理,随后在天治基金、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华商基金等机构担任市场条线负责人。2014年,沈健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跃升,出任新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次进入公募基金核心管理层。
2018年5月,沈健加入财通基金。此前财通基金以定增投资闻名市场,急需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他的加盟为财通带来了丰富的渠道资源和管理经验。2023年2月3日,沈健首次在财通基金担任重要管理职务,被任命为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此后两年间,他全面负责公司分支机构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为此次晋升埋下伏笔。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
规模动荡期的高管布局:财通基金的双重挑战
沈健此次晋升的背景颇为特殊——财通基金正经历成立以来最剧烈的规模波动期。2025年一季度,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千亿高点骤降至678.57亿元,单季缩水超过30%;二季度规模回暖,规模747.5亿元,较2024年低,规模降至26%。规模崩塌的核心在债券基金。2024年底高达743.15亿元的债基规模,到2025年6月底剩509.48亿元,多只新发债基遭遇50%以上的赎回。这一变化与全市场债基规模增长30%的态势形成鲜明反差。权益投资同样面临困境。明星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产品规模从58.62亿元降至46.18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单位: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财通基金的高管团队调整明显加速:5月14日:任命兴业银行背景的刘江为总经理助理;7月11日,升任吴瑶为财通裕泰87个月定开、财通裕惠63个月定开债、财通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为基金经理,7月28日:沈健正式出任总经理助理。
值得注意的是,财通基金高管结构已呈现明显的专业化分工特征。新任的两位总经理助理中,刘江拥有私人银行与电子商务背景,曾任职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资本市场处处长;而沈健则专注于渠道管理与分支机构建设。
财通基金成立于2011年6月21日,其股东包括财通证券、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和30%。截至2025年二季度,财通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达到747.5亿元,而财通证券资管子公司同期的管理规模为1136.25亿元。两者之间的规模差距,反映出财通基金亟待挖掘的增长空间。
作为在10余家金融机构历练多年的老兵,新任总经理助理沈健当前面临双重挑战:对外需重建渠道信心,遏制管理规模的滑坡趋势;对内则需协同总经理助理刘江,推动投资端与市场端形成合力,共同驱动公司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位渠道老将后续表现。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