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度医药)
转自:一度医药
8月27日,硕世生物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包括名誉董事长房永生、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强在内的8位董监高人员自愿降薪,下调幅度在5%至50%不等。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对这家体外诊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广泛关注。
这则公告背后,是硕世生物2025年上半年惨淡的经营业绩——归母净利润仅为399.26万元,同比下降86.35%;扣非净利润更是录得-2804.79万元,同比下降1219.78%。
这份《关于自愿降薪的函》显示,根据公告,此次降薪涉及公司多名核心管理人员,具体来看——
名誉董事长房永生、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强年薪下调50%。2024年,房永生的年薪为206.43万元,王国强的年薪为243.99万元。
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园园,副总经理周国辉年薪下调40%。2024年,刘中华的年薪为151.62万元,胡园园的年薪为136.67万元。
财务总监孟元元,职工监事贾兆强年薪下调10%。2024年,孟元元的年薪未明确披露,贾兆强的年薪为58.68万元。
职工监事顾丽娜年薪下调5%。2024年,顾丽娜的年薪为51.98万元。
硕世生物表示,本次降薪系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主动与公司共度时艰、共谋长远发展的重要体现”。降薪自2025年8月15日起生效。公司还承诺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从多维度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层自愿降薪往往是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时的信号。这一举动旨在展示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及对未来成长前景的信心。
资料显示,硕世生物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拓展到体外检测服务领域,实现 “试剂+仪器+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公司研发了覆盖传染病检测、肿瘤筛查、女性生殖道微生态检测等多个领域的系列产品。
2019年12月,硕世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疫情时期,公司业绩一度经历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营收不到3亿元,到疫情高峰期(2022年)营收夸张地增长至55.4亿元。
不过,此后硕世生物营收状况又似乎回到疫情前的水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7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0.45%。2024年,公司营收3.5亿,亏损200万。
2025年上半年,硕世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减少1.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9.26万元,同比减少86.35%。
这一业绩下滑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体外诊断行业集采在全国深度落地,导致公司产品价格承压;二是报告期内自产检测试剂产品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叠加导致毛利率下降;三是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减少和政府补助金额减少。
未来,随着硕世生物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以及IVD行业周期逐步回暖,硕世生物或许能够重新找回增长轨道。但这家公司面临的真正挑战可能是如何建立不依赖突发事件影响的可持续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