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当家》里最没看点的是谢娜的故事,不是谢娜不好,是谢娜的前半生几乎透明,大家了解她人生中的每一阶段,没了新鲜感。这也是为什么董璇和万千惠的婚姻被解读了一次又一次,因为新奇。
万千惠和三宝差了25岁,这个岁数是个什么概念呢,我和我妈之间的年龄差就是25岁。
万千惠和三宝结婚那年她刚刚24岁,真的是“刚刚”,因为领证那天是她24岁生日。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24岁,反正我24岁的时候脑子里一团浆糊,每天忙忙叨叨的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更谈不上“人生目标”这样的宏大选题。但彼时的万千惠已经迈进婚姻了。
我尽可能地站在万千惠的角度去想为什么年纪轻轻选择结婚,唯一答案就是她在那个年纪遇到了三宝。
万千惠是江苏淮安人,并非是在北上广大城市长大的孩子,18岁那年她考上了中戏,百度百科说她是以优异成绩考被录取的。这几乎是一部分女孩子的人生写照,出生在一个不算大富大贵的小康家庭,18岁之前的最大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的事然后再说。
然后万千惠在大学时期遇到了三宝,一个比她大很多的异性。
三宝出生于1968年,和我妈是同龄人。我刚工作那会儿天天熬夜,我妈每次看到我熬夜就头大,她不理解人工作为什么要熬夜。有时候我跟她打电话说太累了,她会立马声调抬高说“我就想不明白你二十多岁有什么可累的,我当年上班也没你这么累”。
我理解我妈的不理解。
我妈那辈人踩中了时代红利。我妈,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女承母业得到了一个安稳的工作,每天坐办公室喝茶看报,后来实在太闲了,她就把脏衣服带到单位靠洗衣服消磨时间。就这样工作了三十年,她退休了,过上了万千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日子。
好,我们再来看看三宝。
三宝的母亲是辛沪光,中国女作曲家,因为家庭熏陶三宝三四岁就开始接触音乐,十三岁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十八岁考上中央音乐学院。
三宝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非常出挑的。家境好、有天赋,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人家还在为吃喝问题发愁,三宝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艺术,哪怕是现在,学艺术学音乐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大三那年三宝为亚运会作曲,之后又为毛阿敏、那英、刘欢等人做音乐,一路顺风顺水,直至成为音乐大家。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三宝出生于1998年,晚三十年出生,他还会成为万众瞩目的艺术家吗?我相信没人可以给出肯定答案。
三宝固然有天赋,但他也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红利正好落在头上的那类人。这是为什么三宝始终云淡风轻,无比松弛,因为他一路走来没有经历过什么事儿,他足够顺当,换我我也什么都无所谓,安享晚年即可。
当年还没毕业的万千惠遇到了三宝,三宝的见识、眼界对于一个还处在稚嫩期的女大学生来说是致命吸引力。万千惠的妈妈是高级教师,从小对万千惠严格要求,对于一直背着“好学生包袱”长大的万千惠来说,三宝这样的艺术家是闪着光的。
还有一个很宽泛的原因。那时候是2016年前后,还没有“老登”“爹味”这样的意识形态,不少人面对艺术家是尊重的、崇拜的。以上这些原因叠加,万千惠嫁给了三宝,她仰视三宝,但对于一个刚刚24岁的姑娘来说,这是一种神圣的幸福。
一晃八年过去了,万千惠和三宝的婚姻被呈现了出来,大家可以发现他们的婚姻是有一些问题的。
节目中呈现的问题有二,一是钱的问题,二是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首先在这八年里,大环境变了,大家捂紧了钱袋子,想办法赚钱养家。艺术家不再是大家崇拜的对象,对于更多人来说,谁能挣钱谁就值得被崇拜。
万千惠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得不改变,她开始做直播挣钱,因为三宝现阶段是无法养家的。
万千惠创办的公司,餐补很高、工作环境优越、每天不限量提供咖啡茶水和小甜品、动不动就出去团建……聊起这些万千惠很自豪,她觉得要做公司就要做真正让员工感到幸福的公司。但问题是公司入不敷出,有一千万的缺口,即便如此万千惠还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她认为自己在造梦。
万千惠同时还抱有演员梦、舞台剧梦,她的想法是自己把盘子做大之后就去实现艺术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她为三宝投资了音乐剧,各个环节都是怎么华丽怎么来的,越是华丽越是盛大,相应的支出也就越恐怖。
观察团曾经问三宝,你就不能动用一下你的人脉资源,去直播间帮着万千惠吆喝吗?她一个小姑娘背这么大的包袱多难啊。三宝的回答是:不能。
很多人觉得三宝有着老男人的吝啬与自私,不愿意为枕边人投资一分一毫。我不这么看。
三宝难道意识不到现在的环境有多难吗?他肯定知道,同时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社会玩不转。
他知道如果要帮万千惠那就要拉下老脸再加上很大力气,“脸面”对那一代人尤其是像三宝这样大部分人生都沉浸在优越中的人是至关重要的东西,“费力气”又是他这辈子都没有尝试过的事。没有为钱为利破釜沉舟的人,在年近六十更不可能改变自己。
而且我们要想,三宝身边的朋友可能大部分也都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谁会真正站出来为了朋友义气打碎艺术家滤镜呢。
另一边,万千惠宁愿自己为钱着急到抓头发也不愿意去麻烦三宝,那是因为她对于这段关系的认知仍然停留在24岁,三宝永远是她心中不可与金钱相提并论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第二个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个片段,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姥姥希望孩子早点睡觉,当时已经凌晨两点,孩子第二天还要上课。三宝认为孩子想玩就玩,明天起不来就不上,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逼他。万千惠在一旁偷笑,很自然地站在了三宝那一边,对孩子说:好啦,姥姥同意你和我们一起玩!
孩子姥姥很无奈也很无助,她和自己的女儿女婿是无法交流的,后来流下难过的眼泪。我相信三宝的成长环境是相对健康的,所以他下意识觉得孩子是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强扭的瓜不甜,强拔的草不壮。
万千惠小时候的生活跟我类似,被父母严格管教学习,假期时间也要穿梭于各个补习班之间。在她年纪轻轻认识了三宝之后,她被三宝身上的松弛感染,她觉得人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她站在了三宝那一边。
我一直认为人真正的价值观形成是在步入社会之后,而万千惠的价值观几乎就是三宝的翻版,没办法,当年万千惠过于弱小,三宝的眼界见识足以完全hold住一个小姑娘。
万千惠和三宝一样,有着非常理想主义的一面。很多人说她是表演型人格,可我相信她就是真的,她非常沉浸,她会觉得自己终于过上了刚刚认识三宝时所幻想的梦幻、艺术、冒着绚烂泡泡的人生。
可是人生不是无坚不摧的,现实问题如约而至,万千惠要面对关于钱的问题,她环顾四周只能把这份压力放在自己身上,因为三宝是她心中的艺术家,是不能被金钱亵渎的。
所以万千惠和三宝的婚姻看起来很乱,这种艺术家般的理想婚姻在这个时代是无法很好存活的。
但你说有解法吗?我觉得没有。万千惠和三宝结婚时环境大好,她不会想到几年之后大环境会变成这样。她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来回踱步,一会儿幸福,一会儿发愁。
真正的亲密关系要谈“钱”和“性”,理想主义者的婚姻大多在第一关就败下阵来,因为钱对于这些人来说很庸俗,是身外之物。万千惠和三宝之间当然有爱,可这种“爱”怎么看都无法落地。
我对他们婚姻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有一天万千惠夜里突发心脏不适,她跑到另一个屋子叫醒了她的妈妈,母女俩一起赶往医院,而三宝当时就躺在万千惠身边。倪萍诧异,她不理解为什么万千惠身体不舒服不叫醒枕边人。
因为嫁给艺术家只能谈风花雪月,不能谈柴米油盐。万千惠一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哪怕日后她步履维艰。
万千惠三宝结婚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