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排兵布阵而言,王皓教练并无问题。
排兵布阵的要点,首先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其次是对对手出场安排的猜测,就本次半决赛而言,日本队毫无疑问会以实力最强、对国乒战绩最好张本智和承担一单重任,而考虑到对方是主队,那么就是第一、四盘出场,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正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国乒就很大概率会让梁靖崑担当二单、出战第一和第五盘,理由有两点:
- 第一,向鹏、周启豪成绩相对逊色,经验更是明显不足,1/4决赛就没有上,更重要的半决赛出场可能性几乎没有;
- 第二,林诗栋对张本智和负多胜少、近期连败,王楚钦最近一次与张本智和对决也输了,那就只有最近一次赢了张本智和的梁靖崑大概率在首盘亮相与其对阵。
作为客队的国乒确定梁靖崑打首盘后,第五盘就自然也属于他。至于一单肯定也会选择王楚钦,原因同样有两点:
- 第一,王楚钦是目前国乒男队外战的核心人物,成绩最为突出,虽然之前有输张本智和,但总体胜率也还比较高的,所以务必要让他在前四盘获得两次上场机会;
- 第二,林诗栋如果担任一单的话,仍然可能在第四盘与张本智和交手,这场球还是有风险,而且他的大赛经验也不如王楚钦,1/4决赛还遭遇了败绩,所以放三单稳拿1分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国乒的排兵布阵本身是没问题的,理想结果就是首盘梁靖崑拿下张本智和,至于日本其余两人无论是谁都对王楚钦、林诗栋下风;如果梁靖崑先输球,王楚钦也是完全存在击败张本智和可能的,最终国乒3-0或3-1取胜,但仍然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决胜盘。
因为如果按照上述部署,梁靖崑将在决胜盘亮相,假如日本队用松岛辉空的话这场球就胜负难料,因为本月初梁靖崑才败给对方,再交手无疑是下风的,而就现实战况来说他也的确是“死里逃生”——既然排兵布阵谈不上错误,那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国乒真正应该总结的地方。
那么本次比赛国乒遇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承认的是,国乒男团的优势已经明显不如前几年了——如前所说,这次出场的三位运动员中,林诗栋明确对张本智和负多胜少、处于下风,梁靖崑对松岛辉空也没有优势,事实上与张本智和对垒也输了,这本身就说明两队的实力已经非常接近。
更重要的是,中国队这边几乎是“明牌”出战,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半决赛国乒几乎没有派出向鹏、周启豪的可能,这又说明什么呢?那就是男团强强对抗的时候,中国队几乎已经没有“预备力量”,暂时无人能接替王楚钦、梁靖崑、林诗栋,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矛盾:越重要的场次就越不敢用新人,越不敢用新人就越得不到锻炼,越得不到锻炼下次就越不敢用,如何破除这个“恶性循环”无疑是摆在教练组面前的难题。
其次就整场比赛的表现看,国乒在技术和心理上都有暴露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比赛梁靖崑虽然输赢各半,但在技术上已经明显对张本智和、松岛辉空下风,尤其过去引以为傲的反手进攻质量大不如从前,在强强对抗中明显被动,决胜盘更接近以经验拖垮松岛辉空。
至于王楚钦这次在技术上与两位对手相比也看不到明显优势,这还是建立在他比张本智和大3岁、比松岛辉空大7岁的情况下,而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将的单板质量会更加下滑,所以未来王楚钦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林诗栋虽然力挽狂澜取胜为国乒赢下第三盘、保留了胜利的火种,但在重压之下面对单打外战成绩难称一流的篠塚大登也极其被动,同样值得总结。
客观来说,这场比赛中日双方都有犯错误:国乒这边进入状态偏慢,首盘失利后大家的心态均受到影响,结果差点被零封;日本选手则在领先后畏手畏脚,关键时刻“不敢赢”了。
就篠塚大登的发挥而言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毕竟他的水平上限在那里,第三盘双方估计都是默认他会输的,能拖到决胜局已经是超常发挥,但张本智和在第四盘明显出现保守,松岛辉空在决胜盘更是再现“少爷”脾气,最终在占优的情况下一泻千里,问题更加突出。
然而尽管当下国乒还有整体优势,但目前日本主力层已经全部是“00后”,最小2007年出生,而国乒这边还有1996年出生的梁靖崑、1997年出生的周启豪出战,2003年出生的向鹏没机会上场,那么再过几年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或许才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