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一枚惰性炸弹。
至于B61-12,并不是普通核弹,作为美国核武库的“智能化”升级产物,它采用精确制导尾翼,当量可调,兼具战术灵活性与战略威慑力。

F-35的隐身能力与B61-12的精准打击结合,实际上使得“有限核战争”,从理论概念转化为实战选项,极大降低了核门槛。
它意味着一种更易使用、更难防御、更具挑衅性的核打击选项已然成型。
毋庸置疑的,这就是一次美国向中俄释放的威慑信号,
是此前特朗普宣布即将进行核试验的前奏。

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炒作,说什么希望跟俄罗斯和中国举行会谈,推动“无核化”与核裁军。
但很显然,美国这就是典型的一边挥动屠刀,一边却还在呼吁和平,完全不可信,更不可能让中俄相信他们真的有“无核化”的想法。
那么特朗普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想要保持对中国绝对核优势,缓解其因中国崛起而产生的战略焦虑。
比如搞所谓的核实验,其实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他们自己的信心,向中国展示他们的核能力,以此获得核博弈的优势地位。
至于推动“无核化”,就是想要中国拉上美俄谈判桌,将中国核力量锁定在某一个阶段,彻底确定美国对中国的核优势。

当然,美国这就是自欺欺人,他们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4日的记者会上指出,美俄作为拥有全球90%核武器的国家,应优先承担核裁军责任,为其他核国家参与创造条件。
此言直指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核军控谈判的长期意图,而中方始终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拒绝被卷入美俄核平衡游戏。
俄罗斯的立场同样清晰,那就是美国如果搞核试验,他们也搞。
其背后是俄罗斯近年来持续推动的“不对称”核武力建设,包括旨在突破任何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战略武器。
俄罗斯的潜台词十分清楚:他们完全看懂了美国的剧本,并拒绝接受一个由美国单方面定义核优势的游戏规则。

这场由F-35携核弹起飞所揭幕的博弈,最终揭示了一个危险的循环:武力升级催生更深的互疑,而互疑又为下一轮武力升级提供理由。
当核武器变得越来越“可用”,那么核禁忌的壁垒就会被悄然侵蚀。
美国试图用技术优势来换取所谓的战略安全感。
但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核领域,绝对的安全永远无法通过压倒性的优势来获得,它只能建立在相互确保生存的战略稳定之上。

否则,那架挂载核弹起飞的F-35,载着的将不是谈判的筹码,而是将整个世界推向悬崖的危险赌注。
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濒临失效、核军控体系崩塌的当下,任何误判都可能让世界滑向深渊。
正如绍伊古所言:“拥有最大破坏力者,当负最大责任”。
核弹可以重新测试,但战略信任一旦破碎,绝非技术优势所能修复。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