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近期,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上证指数一度突破四年新高,与之对应的是,个股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在市场情绪氛围较浓之际,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却抛出减持计划。对于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解这种减持行为?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近期,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上证指数一度突破四年新高,与之对应的是,个股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在市场情绪氛围较浓之际,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却抛出减持计划。对于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解这种减持行为?

  一方面,减持是股东正常行驶财产权利,只要减持行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等三公及合规等原则下,股东有权行使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的内部人,其减持行为或也可以作为普通投资者观察上市公司一个有效窗口,即其内部关键人减持是否或可能意味着其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缺乏信心或公司当前股价可能存在高估的水分基本面难以支撑等信号?这种“内部人”减持信号或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基于上述一系列背景,我们将对近期公司相关减持进行系列复盘。

  频遭“内部人”减持

  今年以来,章源钨业股价持续攀升,一度接近历史新高。然而,在公司股价持续攀升背景下,公司却遭公司控股股东及高管组团减持。

  9月12日晚间,章源钨业发布控股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705,524,0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8.72%)的公司控股股东崇义章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4,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

  章源钨业表示,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若按照章源钨业9月12日的收盘价13.93元/股测算,崇义章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本次套现金额约3.34亿元。

  6月24日,章源钨业公告称,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范迪曜计划减持不超过38万股,占总股本0.03%;董事、副总经理陈邦明计划减持不超过30.53万股,占总股本0.03%;副总经理石雨生计划减持不超过35.14万股,占总股本0.03%;副总经理赖昌洪计划减持不超过30.76万股,占总股本0.03%。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025年10月15日,减持原因系个人资金需求。

  7月18日,章源钨业接到相关股东《告知函》,获悉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范迪曜,董事、副总经理陈邦明,副总经理石雨生、赖昌洪减持计划已完成。按照8.26元/股的减持均价,其合计套现超千万。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8月股价又再次加速上涨,股价高峰时一度突破16元大关。截止9月17日,公司股价为12.98元/股。

  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章源钨业主要从事钨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以钨为原料的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产业链上游所处行业为“采矿业—有色金属采矿业”, 产业链中游及下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钨作为我国优势矿产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属于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钨金属主要特性为高熔点、高硬度及高密度,其合金材料与化合物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具有硬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工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材料与功能性材料。

  钨市场受供给端收紧、下游需求刚性支撑及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钨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

  供给端看,2025年上半年,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000吨,较2024年第一批指标减少4,000吨,同比下降 6.45%。需求端,据相关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 2025 年 1-6 月,全国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 120,520 台,同比增长 16.80%;金属加工机床主要制造企业新增订单、在手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2.30%、 14.60%。

  钨精矿、钨粉与碳化钨粉价格年内均已实现翻番。据《中钨在线》数据资料,截止2025年9月8日,钨价继续走高,其中,65%黑钨精矿价格报28.6万元/标吨,较年初上涨100%;65%白钨精矿价格报28.5万元/标吨,较年初上涨100.7%;钨粉报价为640元/公斤,较年初上涨102.5%;碳化钨粉价格为625元/公斤,较年初上涨101%。此外,作为从钨精矿到钨粉的中间体,仲钨酸铵(APT)价格为41.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96.7%,涨幅也已接近100%。

  公司股价预期差主要来自钨涨价逻辑。事实上,公司股价与钨涨价同步共振。我们发现,公司股价主升浪主要为5月、7月及8月,尤其八月公司股价加速上涨。与之对应的是,钨价在5月、7月、8月均出现较大涨幅,尤其八月钨价涨价在加速。以钨粉为例,Wind数据显示,7月末,钨粉单价为440元/公斤,8月底飙涨至595元/公斤,仅8月涨幅超35%。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然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出现增速未增利,而同行营收与扣非净利双增。

  中钨高新2025年半年报显示,当期公司营收为78.49亿元,同比上涨3.09%,扣非归属净利润为4.84亿元,同比增长310.54%;翔鹭钨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31亿元,同比增长3.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7.01万元,同比增长123.39%;厦门钨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23亿元,同比增长7.53%;章源钨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9亿元,同比增长32.2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降4.36%。

  为何章源钨业表现异于同行?这或与公司自身商业模式有关。

  公司自产钨精矿全部自用,自给率约为 20%,为满足中下游产能需要,公司需对外采购钨精矿及仲钨酸铵。换言之,在钨涨价背景下,公司的相关原材料成本或也随之被抬高。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章源钨业的碳化钨粉、钨粉和硬质合金收入占当期营收之比分别为34.10%、31.47%和21.28%,分别为章源钨业第一、第二、第三大业务。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下降3.18%、2.37%、1.09%。可以看出,在涨价背景下,公司上游原材料自给率较低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或拖累最终盈利水平。

章源钨业频遭“内部人”减持背后:涨价逻辑不够硬?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自给率仅20%

  作为对比,中钨高新扣非净利增幅为何超三倍?需要指出的是,中钨高新拥有集矿山、冶炼、加工于一体化完整钨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中钨高新钨精矿、APT和硬质合金产量分别为0.42万吨、0.85万吨和0.75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公司的钨储量、钨冶炼生产能力居行业前列。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在产最大单体钨矿山,郴州钨分公司是全球在产最大APT供应商,从而有力保障了公司钨深加工业务的原材料供应。换言之,在涨价背景下,中钨高新这种一体化模式成本可控,相比章源钨业显然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水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243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