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刘明达:大约三年后,中国科技企业产品能力有望超过英伟达

人工智能 正成为可以带来颠覆性创新的“X”变量,推动着千行百业进行升级。9月17日,由《财经天下 》发起,携手《人物》《每日人物》共同举办的“2025异想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X狂想曲”为主题,关注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探讨行业热点话题。

人工智能正成为可以带来颠覆性创新的“X”变量,推动着千行百业进行升级。9月17日,由《财经天下》发起,携手《人物》《每日人物》共同举办的“2025异想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X狂想曲”为主题,关注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探讨行业热点话题。

在大会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明达资产董事长刘明达进行了题为《公益、投资与人生 ——一位投资者的长期主义思考和实践》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其在AI时代的投资哲学。

早在2016年,刘明达就提出了“寡头时代”。所谓“寡头”指的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了行业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及利润份额的公司。在一个行业中,“寡头”往往只有两三家。比如,智能手机行业中的苹果,“苹果虽然只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不足两成,却独享了行业超过七成的利润。”刘明达分析,行业利润分布呈金字塔结构,苹果与三星合计占据了整个行业九成以上的利润,形成利润“寡头”的金字塔结构。

这一规律有个统一的大背景,就是产能过剩引起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最终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企业流动。

刘明达认为,中国制造业和金融业也具备孕育世界级“苹果”式企业的土壤,未来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形成属于中国的利润寡头。

一个典型的例子——腾讯。最近,腾讯市值已经回到了历史巅峰时期的6万亿港元。对比美国的几家大公司,被认为已经式微的微软,市值超过了3.5万亿美元;英伟达市值在4万亿美元以上。参考这些企业,中国科技公司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小米过去一年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已经超过了苹果。”刘明达说。

AI时代又是一个投资的分水岭,特别是对于中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中国籍专家的比例高达47%。并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数据也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中国的AI“工程师红利”正产生巨大回报。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体现,比如海光信息的市值,仅在短短一个月内从3000多亿元涨到接近6000亿元。

“在工程师红利的背景下,我们可能不会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在美国赚取太多的利润,但是我们的产品能力超过英伟达,我认为时间大概就是三年。”刘明达表示。

在该背景下,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对刘明达这样的专业投资人来说,是最关心的问题。人才流向是一个关键指标,因为21世纪人才最贵。

刘明达认为,大平台已经控制了人才,因为它们舍得投入,“美国几家头部公司聘用一个AI人才的代价,基本上都是1亿美金,甚至更高”,而独立的小企业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

据他判断,在AI时代,可能用不上十年时间,中国创造的价值,用资本来衡量,应该会远远超过美国的股票市值。他的依据是,中国的工业GDP是美国的三倍,“我看到上亿美金的人才,几乎都是华人。”刘明达补充道。

如果要总结适用于AI时代的投资规律,刘明达认为还是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只有穿越周期、耐心积累,才能见证从微小种子到参天大树的蜕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水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250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