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特点
- 多参数实时监测
- 电位监测:通过参比电极测量管道相对于土壤的电位,判断其是否处于 – 0.85V 至 – 1.20V 的有效保护范围。
- 电流监测:采集阴极保护电流,评估系统驱动能力,检测电流泄漏或异常波动情况。
- 环境参数监测:集成土壤湿度、温度、pH 值等传感器,分析环境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干扰监测:在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附近,采集交流干扰电压、直流杂散电流,评估其对阴极保护效果的干扰。
- 远程数据传输与智能分析
- 通信方式:支持 4G/5G、NB-IoT、LoRa、北斗等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上传。
- 数据处理:内置边缘计算能力,可在本地判断参数是否超出阈值,减少无效数据传输。
- 预警功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预测系统寿命,提前发出维护预警。
- 故障检测与定位
- 实时诊断:当参数异常时,智能分析软件通过对比正常运行数据模型,快速定位故障类型,如参比线断裂、阳极失效等。
- GPS 定位:结合定位技术,准确报告故障位置,便于维修人员快速到达现场。
结构组成
- 桩体:通常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或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具有耐腐蚀、抗紫外线、抗冲击性能。结构分为立式和卧式,立式桩体高度一般为 1.2-1.5m,卧式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
- 参比电极:常用硫酸铜电极、高纯锌电极或饱和甘汞电极,通过陶瓷塞或多孔滤膜与土壤接触,内部填充电解液以维持电位稳定性。
- 测试导线:一般采用铜芯电缆,截面积≥2.5mm²,一端连接被保护管道,另一端连接参比电极和测试端口,外层包裹绝缘层。
- 测试端口:包括香蕉插头座、螺纹端子或防水快速接头等,便于与测试设备连接,端口配备防尘盖或防水罩。
-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集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等,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无线传输。
- 电源模块:支持太阳能供电、锂电池或市电供电,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优势
- 提升监测效率:可实现分钟级甚至秒级的数据采集,较人工巡检效率大幅提升,数据完整率高。
- 保障设施安全: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能及时发现欠保护或过保护等异常情况,预防腐蚀事故的发生。
-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精准的故障定位和维护预测,减少人工巡检次数和不必要的维修,降低运维成本。
- 推动数字化管理:采集的数据可上传至云平台,与 SCADA 系统、GIS 地图等集成,实现阴极保护状态的集中监控与智能决策。
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