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冷静,就是最大的贡献
战备状态分不同等级,但无论哪个级别,老百姓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回想2020年疫情初期,有人抢购物资造成短暂混乱,这提醒我们:恐慌只会添乱。社会稳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该上班上班,该生活生活,保持常态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

信息从哪来,往哪传?
记住三个字:信官方。战时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谣言满天飞。务必通过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手机上可以提前关注”中国人民防空”等权威公众号。遇到可疑消息,记住”不传谣、不信谣、不囤积、不恐慌”这四个”不”,你就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出了一份力。
家庭该备哪些物资?
根据人防部门建议,每个家庭应该准备”应急三件套”:
基础食品:储备不少于3天的饮用水和易于储存的食物;
应急物品:手电筒、收音机、充电宝、基本急救包;
重要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集中存放;
这些准备平时也能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有备无患。

听到防空警报怎么办?
大城市的防空警报试鸣每年都会进行,但真到战时,你要能分辨三种信号:
预先警报:响36秒停24秒,重复3遍——意味着可能有空袭,准备进入人防工程;
空袭警报:响6秒停6秒,重复15遍——表示敌机临空,立即疏散隐蔽;
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危险暂时解除。
平时多留意社区的人防工程位置,关键时刻能救命。
特殊时期,你我都是防线
战时的后方同样重要:
能源配给可能实施,要节约用电用水;
交通运输优先保障军事,理解可能的出行限制;
服从统一调配,不争抢物资。

别忘了,我们有什么
中国拥有完整的国防动员体系。一旦需要,可以迅速调动国家资源。作为普通人,我们的镇定和有序,就是让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的最好保障。
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讨论战备状态不是为了渲染紧张,而是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国家安全,不仅依靠英勇的军人,也需要每一位冷静、理性、负责任的公民。
大家一起做有准备的人,这就是我们普通人为国家安全所能做的最实在的贡献。
毕竟,14亿人的镇定从容,本身就是一道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钢铁长城。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